郑州肝病医院
 

乙肝病毒感染者什么情况下需要抗病毒治疗

文章来源: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发布日期:2017-09-16直接咨询

    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,主要根据血清HBV-DNA水平、血清转氨酶水平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来决定.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年龄、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来综合评估疾病进展风险后,才能决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.


    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情况:


    1、经临床检测,有明确肝炎发作的患者.推荐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乙肝e抗原阳性患者,HBV-DNA≥20000IU/ml;乙肝e抗原阴性病人,HBV-DNA≥2000IU/ml;转氨酶水平一般要求持续升高≥2倍正常上限.


    2、经病理检查,有明显炎症或纤维化的患者.对持续HBV-DNA阳性,但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的乙肝病毒感染者,如肝穿病理检查或肝脏弹性测定发现,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(2级以上)或纤维化(2级以上)时,因疾病进展风险较大,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.但以下两种情况需重视:对于转氨酶持续处于1倍~2倍正常上限,特别是年龄大于30岁的病人,建议行肝穿病理检查或肝脏弹性测定;转氨酶持续正常,年龄>30岁,伴有肝硬化或HCC家族史,建议行肝穿病理检查或肝脏弹性测定.


    3、有肝硬化证据的患者.如果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,只要HBV-DNA阳性,无论转氨酶和乙型肝炎e抗原情况,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.特别需要提醒的是,在开始治疗前应排除合并其他肝病的可能,比如甲肝、戊肝等其他病毒性肝炎,或药物、酒精和免疫等其他因素所致的转氨酶升高.

版权声明: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问题,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。